in臺南‧無影藏 – 2021 臺南市文化資產影像競賽暨巡迴播映
全國唯一以「文化資產」為徵件主題的「in臺南·無影藏」影展邁入第四屆,今年參賽影片近150部創下新高,入圍影片共20部,預定10月下旬揭曉9部得獎作品,11月線上上架。本屆以生活的脈絡凝視、影像的時代對話為主軸,鼓勵全國民眾以影像創作結合文化資產,建造跨領域、跨世代溝通的創意橋樑。
影像創作不只是在記錄當下,更是推展與傳承文化的重要媒介與推手,自2015年創展至今,已累積近500部的文資影像故事,呈現出當代人們對於生活、信仰、歷史與文化的觀察,一個個獨特的信念與觀點,透過故事的傳播與分享,成為對後世代有意義的影像文化資產。
〈牽亡〉劇照。圖 /in臺南·無影藏提供。
〈孫厝寮的紅腳笭〉劇照。圖 /in臺南·無影藏提供。
過去,究竟太多還是太少?
文 / 陳恒安 (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網路世代,關於過去、記憶與歷史的資訊以各種形式流竄。現代人到底是醉心歷史,還是過度消耗過去與記憶,卻反而遺忘了歷史?文化資產並非那些已經流逝消散的既往,而是與當代現實緊密相連的曾經。單純的浪漫懷舊、文化行銷與記憶政治並非推動紀錄文化資產的核心精神,以當代問題意識為導向的批判性懷舊才能賦予文化資產以意義。
當許多有關文化資產紀錄偏重於情感促動與道德動員時,舉辦「臺南市文化資產影像競賽」大有期盼能召喚出多元的紀錄方式,並藉此影像敘事賦予過去以當代意義。簡言之,影像競賽最根本的任務應在於:批判地為當代描述與紀錄它自己的過去。具有當代意義詮釋文化資產,具有提供大眾生活所需知識、意識形態批判、實踐理性觀點,以及人文主義落實的功能。
文化資產該不該保存,該不該紀錄?歷史資訊是否過於膨脹以致大眾無感?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或許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那就是,當代社會究竟期盼擁有什麼樣的未來,以至於現在的我們必須從過去擷取出能呼應當代難題的智慧?
沒有思索、反省與觀點的紀錄收藏最後只會增添庫存,不會促成行動力量!期待「臺南市文化資產影像競賽」能不斷激發出多元的觀點於實踐,最後甚至讓「以影像紀錄過去」這個批判性懷舊行動本身,也能成為指引我們邁向理想未來的無形文化資產!
〈宿譜〉劇照。圖 / in臺南·無影藏提供。
〈手捏子〉劇照。圖 / in臺南·無影藏提供。
〈我會記得你〉劇照。圖 /in臺南·無影藏提供。
▶放映場次
▌09/25(六)14:00 高雄文學館二樓放映室
• 醉甜
• 剪黏匠師傳奇-王武雄
• 宿譜
• 穿過書牆的那一道光
與談人│林啟壽 台灣南方影像學會理事長
▌10/03(日)14:00 嘉義市立博物館簡報室
• 壹零捌足
• 永遠的竹藝達人 記錄莫永崇
• 牽亡
• 是什麼改變了店仔口
與談人│黃淑梅 獨立紀錄片工作者
▌10/09(六)14:00 臺南文化中心國際廳會議室
• 百年黃家 風華再現
• 我會記得你
• 上帝公請阿立祖看戲
• 舊城東安之戲裡乾坤
與談人│劉嘉圭 獨立影像工作者
▌10/16(六)14:00 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展演廳
• 從想像到落實-菁寮聖十字架堂的建築與圖說
• 大道之行集和蜈蚣
• 大菜市
• 這一站.將軍-我的愛
與談人│謝嘉錕 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助理教授
▌10/17(日)14:00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三樓視聽室
• 文差
• 太保討三板‧金獅謝一願
• 孫厝寮的紅腳笭
• 手捏子
與談人│林茂賢 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10/30(六) 09:00 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哇劇場 文資電影馬拉松
▌10/31(日) 14:30 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哇劇場 頒獎典禮
▲可申請公務人員研習時數
▌導演出席映後座談
各場均為免費入場,前10名報名並入場觀影者可獲得精美小禮乙份。
2021 in臺南無影藏海報。圖 / in臺南無影藏提供。
▋巡迴放映座談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EZ8g2A
▋文資電影馬拉松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Okbljv
文章來源於互聯網:in臺南‧無影藏 - 2021 臺南市文化資產影像競賽暨巡迴播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