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更新北美館方內容)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遴選結果出爐 由北藝大教授王俊傑接任館長職位
(2/1 10:17 更新北美館方發佈之內容)
北美館林平館長去年宣布卸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經110年1月27日市長室遴選會議結果,將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王俊傑教授兼系主任接任館長職位。
北美館卸任館長林平。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5年4月接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的林平,其上任後即遇組織修編任務,
在館舍重新啟動的同時,
這段期間北美館並未停下腳步,而是以「
2017 年推動北美館開館以來最大的空調系統更換,提升節能減碳之成效。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8年以「王大閎建築劇場」的型態啟動營運,作為觀眾認識王大閎及其自宅的關鍵展演基地。明日和合《走路去月亮的人》沉浸式參與計畫一景。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林平館長任內,北美館自製的優質展演與跨域嘗試,
另一方面,在林平館長的推動下,北美館也於2
位於北美館三樓「藝想迴廊」空間,發展具實驗性的主題計畫,亦成為來訪觀眾沉澱和交流的場域。「接近─賴志盛」展場照。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台北雙年展亦成為林平館長與社會溝通重大議題的關鍵載體,自20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傳統媒體環境有極大改變,
「謝素梅:安棲」展與盧森堡讓大公現代美術館機構共同舉辦,促發國際機構間的專業連結。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長期以來座落於一樓大廳角落的藝術商店,店鋪窄小,
歷時數年搜集、建置、歸檔與數位化館內現存資料,
2021年成立整合前身為圖書室的「圖書文獻中心」。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逾20年來積極呼籲館舍增建,
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於國際能見度方面有突破性的策略和成果。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九任館長經遴選會議,
新任北美館館長王俊傑,畢業於德國柏林藝術學院,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1984年開始錄像藝術創作,為臺灣新媒體藝術的開創者之一。曾獲雄獅美術新人獎、德國柏林電視塔藝術獎及台新藝術大獎等殊榮。作品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光州雙年展、台北雙年展、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柏林超媒體藝術節、歐洲媒體藝術節等國際性展覽。
下一任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王俊傑亦曾策劃多項大型當代藝術展覽,包括「漫遊者-國際數位藝術大展」(國美館,2004)、「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北美館,2005)、「台北雙年展:(限制級)瑜珈」(北美館,2006)、「台北數位藝術節」(當代藝術館,2009)、「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18)等。近年來策劃創作《罪惡之城》、《索多瑪之夜》等科技跨域媒體無人劇場,推動跨領域藝術深具開創性。王俊傑不但在藝術創作上成就豐碩,在組織及行政能力上亦具經驗。
臺北市立美術館開館正式邁入第38年,它不但已是首都美術館的象徵,更是臺灣最具指標性與國際性的現當代美術館。2021年新典藏庫房即將動工,緊鄰北美館的美術園區擴建計畫亦規劃成型,它象徵了臺灣藝術發展新頁的開始,而其重要性不但為北美館擘劃下一個世代的藝術遠景,持續開創原先積蓄能量,以更為當代專業的表現,創造帶領全民的國際藝術視野。
新建典藏庫房案規劃示意圖。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王俊傑館長上任後,除了負責督導新建典藏庫房工程外,亦肩負規劃美術園區擴建的設計定位。在館務推動上,將更強化藝術教育功能及人才培育,與國際間的對話連結亦展開新頁。在推動屬於臺灣自我的藝術當代性上,將更有系統的對臺灣藝術發展之檔案文獻進行整理研究,朝專業與跨領域的規劃方向,後續將配合校方借調時程,將於二月底至三月初上任,冀能讓北美館成為亞洲最具動能與特色的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