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看戲,製皂假消息?「肥皂—張碩尹計畫」以臺式賽博龐克場景 打造網路原生互動式網站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間,發生了一起「肥皂工廠(Kadaververwertungsanstalt)」的假新聞事件,英國情治單位在大眾媒體上刻意散播謠言,虛構了一則德國在森林深處設立秘密工廠,將軍人軀體溶解再製肥皂,以供物資缺乏的德國軍隊使用的故事。在插畫與文字報導的推波助瀾下,結合陰謀論與當時對德國的偏見,在群眾中發酵輿論,促使戰爭轉向。張碩尹藉此為藍本搭造了一個生產肥皂的工業環境,同時也指涉當今社會聲浪操縱的資訊生產、或謂「網軍」的中心,而肥皂即是資訊的具體象徵。
「肥皂——張碩尹計畫」互動網頁場景劇照。圖/北師美術館提供
MoNTUE北師美術館兩年一度的徵件「作夢計畫Dreamin’ MoNTUE」,積極鼓勵新生代創作者大膽嘗試藝術疆界,過去兩屆的美術館皆化身創作者的實驗舞台,跨域激盪展演的多重可能。第三屆「作夢計畫」徵選出的藝術家張碩尹,亦隨後奪下2020台北藝術獎與第19屆台新藝術獎一視覺藝術獎的殊榮。
他花費近一年的時間挑戰網路原生的「肥皂——張碩尹計畫」,攜手音樂、劇場、電影、資訊等不同領域創作者構築互動式網站平台,並搭配在西寧市場舉辦的兩天現地活動。以此回應全球受到疫情侵襲,公共場館不時被迫關閉、資訊過度流竄的現實狀態,在現實與虛擬之間邊際逐漸消弭的當今,重新探討展演的未來趨勢。
在網站影像中,張碩尹邀請同為台新藝術獎得主的陳武康與廖銘和(DINO),以及林家麒、姚吉慧、陳靚等表演者分別扮演產製過程中的不同角色,諸如在輸送帶與長台上機械式地檢查甫出爐肥皂的工人、沉浮於大型攪拌池中的受難者,與冷漠觀望的管理者。無論工廠或是表演,都指涉了資訊如何被規模化生產吞吐,在不同媒體與社交平台恣意流竄的狀態。
「肥皂——張碩尹計畫」互動網頁場景劇照。圖/北師美術館提供
張碩尹與導演蔡弦剛以錄像捕捉場域內發生的一舉一動後,隨即將工廠裝置拆除不復存。這個重製的資訊生產中心,經由工程師編碼建造,以互動式網站的方式現身網際網路,幻化為屬於數位世界的現地製作。藉由數位網路的流動性和片斷性,以及非線性邏輯的使用習慣,邀請觀眾操作互動網站,探索重置肥皂資訊工廠。當觀者隨意穿梭於時間和空間中,重新組裝敘事的同時,也建構了屬於自己的觀看途徑,以此探索現實與虛擬間依存關係。
此外,張碩尹亦與熟稔網路生態的新世代音樂人陳嫺靜合作,藉由表演、說唱與嘻哈的形式,將當代藝術的探詢糅雜轉化成網路世代的語言繼續綿延。而在9月25日至26日,張碩尹將於萬華的西寧市場編號1110攤位再製短暫的現地裝置,並舉辦一系列演出與講座,試圖探問當我們的真實成為虛擬,虛擬逐漸幻化為真實之際,展演可以如何存在、如何企及觀者。
「肥皂——張碩尹計畫」主視覺。圖/北師美術館提供
「肥皂」——張碩尹計畫介紹
「肥皂」計畫為藝術家張碩尹的網路原生展覽計畫,試圖回應實體活動被迫缺席、網路成為社交場域的疫情時刻。
張碩尹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假新聞事件「肥皂工廠(Kadaververwertungsanstalt)」作為起始點。此事件為英國情治單位刻意散播的謠言,在大眾媒體上虛構了德國在森林深處設立秘密工廠,將軍人軀體溶解再製肥皂,以供物資缺乏的德國軍隊使用。佐以插畫與文字報導的推波助瀾,結合陰謀論與當時對德國的偏見,在群眾中發酵促使戰爭轉向。
藉此為藍本,張碩尹搭造了一個生產肥皂的工業環境,同時也指涉資訊製作的中心,而肥皂即是資訊的具體象徵。
張碩尹邀請表演者們扮演產製過程中的不同角色,諸如在輸送帶與長台上機械式地檢查甫出爐肥皂的工人、沉浮於大型攪拌池中的受難者,與冷漠觀望的管理者。無論工廠或是表演,都指涉了資訊如何被規模化生產吞吐,在不同媒體與社交平台恣意流竄的狀態。
「肥皂——張碩尹計畫」互動網頁場景劇照。圖/北師美術館提供
另一方面,「肥皂」計畫亦試圖探問虛擬與真實的邊際逐漸模糊後,展演未來形式的可能性。
有別於多數線上展覽透過虛擬形式複製現實,張碩尹直接再製了一個從未存在、或者說僅存於假新聞中的虛構工廠。他透過錄像捕捉場域內發生的一舉一動後,隨即將工廠裝置拆除不復存,這個重製的資訊生產中心,經由工程師編碼建造現身網際網路,幻化成為屬於數位世界的現地製作。
與網站並行將會有一系列的網路活動,而張碩尹亦與熟稔網路生態的新世代音樂人陳嫺靜合作,試圖藉由表演、說唱與嘻哈的形式,將當代藝術的探詢糅雜轉化成網路世代的語言繼續綿延。
「肥皂」計畫利用了數位網路的流動性和片斷性,以及非線性邏輯的使用習慣,邀請觀眾操作互動網站,探索重置肥皂資訊工廠。當觀者隨意穿梭時間與空間,重新組裝敘事的同時,也建構了屬於自己的觀看途徑,並藉此探索現實與虛擬的存在關係。
網站開放期間|2021.09.16-2022.09.16
「肥皂」——張碩尹計畫網站連結
【POP-UP EVENT現地活動】
地點|西寧市場1110
地址|108台灣台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4號一樓
開放時間|
2021.09.25(六) 12:00-21:30
2021.09.26(日) 12:00-19:00
講座活動|
2021.09.25(六)
1900-1930 DINO廖銘和 現場演出
1930-2130 張碩尹x王柏偉《線上展覽:我們還能如何與展覽互動?》
報名網址?https://www.surveycake.com/s/ykVxe
2021.09.26(日)
1400-1600 張碩尹x迪拉胖x陳嫺靜《音樂X藝術:什麼是跨域合作?》
報名網址?https://www.surveycake.com/s/WZaAe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
創作補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活動補助|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肥皂——張碩尹計畫」互動網頁場景劇照。圖/北師美術館提供
作夢計畫Dreamin’ MoNTUE
自2015年起,MoNTUE北師美術館啟動兩年一度的「作夢計畫Dreamin’ MoNTUE」,該計畫積極向全球徵件,透過美術館專業資源與協助,支持新世代創作者。與此同時,美術館化身創作者的實驗舞台,解構「人」、「美術館空間」、「藝術創作」之間的邊界,引發三者之間的交融與對話為目標,發掘跨越各種領域的「未知性」。
首屆計畫由葉名樺《寂靜敲門—一個人的美術館》,與陳彥斌《嗨歌三百首》脫穎而出。兩檔展覽將表演藝術領入美術館空間,跨域策展模糊視覺與表演藝術的觀看習慣,探索美術館的全新展演方式。第二屆則由賈茜茹領銜《這是一個在自助洗衣店的故事》計畫,結合舞蹈、雕塑、影像與現場裝置,挑戰美術館展演的可能。
而第三屆「作夢計畫Dreamin’ MoNTUE」適逢全球受到疫情侵襲,張碩尹藉此開機會展開網路原生的展覽計畫「肥皂」,除了回應美術館被迫關閉轉型、資訊過度流竄的現實狀態,也期待透過現實與虛擬的邊際逐漸消弭的情況下,重新探討展演的未來趨勢。
「作夢計畫Dreamin’ MoNTUE」期待藉由國內外新銳創作者及策展人參與,建立國際藝文交流的平台,更透過跨領域藝術創作的實驗性,注入更多創新能量。
文章來源於互聯網:吃瓜看戲,製皂假消息?「肥皂—張碩尹計畫」以臺式賽博龐克場景 打造網路原生互動式網站